
跨越千年的文明对话
上海世久非遗国际交流会在北外滩举办
本报讯(记者 刘 洋)10月24日,2025上海世久非遗国际交流会在虹口北外滩世界会客厅举行。本次交流会聚焦中日漆艺传承与创新,吸引了中日两国百余位非遗专家、传承人及业界代表参与,为虹口打造“文化三地”品牌再添国际交流新成果。
本次交流会以漆艺为核心,聚焦漆艺的传承与创新,呈现自古以来中日之间的工艺交往。上午主旨会议围绕“正仓院与中国唐代漆器:保存与有效利用”展开。日本正仓院事务所原所长西川明彦分享了正仓院珍藏唐代漆器的保护与修复经验,引发中日专家对传统工艺传承的深入探讨。
下午的专题研讨聚焦“中日漆树栽培、生漆采割、大漆精制技术”,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甘而可、日本漆艺“人间国宝”室濑和美、小森邦卫等专家分别发表演讲。
现场还发起设立“世久传统工艺技术研修社”,正式启动世界青年工匠非遗支持计划,二十位中外专家联名倡议,为青年工匠搭建长期成长平台,实现非遗传承的可持续发展。
鲁迅先生在虹口度过生命最后十年,位于虹口的拉摩斯公寓、1927·鲁迅与内山纪念书局等历史旧址,不仅是思想的会客厅,也是中日民间友谊的灯塔。交流会期间,中日嘉宾代表还沿“鲁迅-内山完造”路线,参访左联会址纪念馆、1927·鲁迅与内山纪念书局等虹口文化地标。
上海世久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基金会理事长陈学荣表示,基金会将以此次交流会为契机,机制化举办非遗国际交流活动,虹口区作为承办地,凭借其独特的历史底蕴和开放的文化姿态,将成为连接中日及世界传统工艺交流的重要枢纽。
作为“海派文化发祥地、先进文化策源地、文化名人聚集地”,虹口区拥有303处文物保护单位及68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近年来,虹口区通过“非遗快闪市集”“非遗上游轮”“海上遗韵·非遗课堂”等创新活动,推动传统工艺与现代生活融合,让非遗在新时代焕发活力。
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民俗学会荣誉会长刘魁立,虹口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吴强,虹口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区对外友协会长谢榕榕出席活动。
本次交流会由虹口区人民对外友好协会、虹口区文化和旅游局支持,上海世久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基金会主办。
江苏路特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文字、图片、视频版权归属发布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