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2025年09月12日

上一期 下一期
第四版:副刊
2025年09月12日

音乐室与操场

■王坚忍

 

我的中学,位于上海豫园老城隍庙之南、东西向的昼锦路上,主校区近4亩。另外在距离昼锦路南面60米开外、一条与其平行的盛家街的两侧,北侧是音乐室加图书馆,占地半亩;南侧操场,3.6亩,一塌刮子也就8亩。堪称“螺丝壳里做道场”。道理简单,因当时南市老城厢(原上海县县治,今属黄浦区)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12万人,人多地狭窄,寸金寸土,征地极困难。

这所中学前身为上海糖业公会建立于1948年的“糖业中学”,是旧上海唯一由行业同业创办的私立中学(完中),初衷是解决糖业职工子女的教育问题。上海糖业公会1930年成立,历史渊源可以追溯至清道光年间设置在豫园点春堂的糖业公所。1853年小刀会起义,首领广东人刘丽川为糖商,会英语,他联手福建人陈阿林举义旗,小刀会将士头裹红巾占领老城厢,将指挥部设在点春堂。有郭沫若先生1961年为点春堂题诗为证:“小刀会址忆陈刘,一片红巾起海陬”。

上世纪50年代初,糖业中学有94名学生参军加入志愿军赴朝。1955年改制为公办完中。音乐课与体育课一般放在上午最后一节课,下课后,路近的回家吃午饭,路远的回学校食堂就餐。

音乐教室,有一架钢琴。音乐老师他边弹边唱,我班每个人拿着歌谱学唱。有一次他教我们唱一首《骑马挎枪走天下》,开头是“骑马挎枪走天下,祖国到处是我的家”。接着,“我”叙述参军求解放,在北方冰天雪地的长白山下打仗,“北方的妈妈送我棉鞋和乌拉”;又场景切换,转到南方温润丰沛的珠江河畔,“推船的大哥帮我饮战马”。最后是“东南西北千万里,五湖四海成一家”。老师的嗓音浑厚有磁性,钢琴伴奏宛如清泉出山,我们跟着学唱,歌声舒畅、亲切、豪迈,激起我心中的回响,什么时候也能挎上一支枪?

不久,上午最后一节课,由部队转业的体育老师教我们练习打靶,事先通知我们带一套旧衣裤。到操场才发现,老师拿的是一支无弹的真步枪示范,我班同学分为10人一组,轮番操练。老师一声“预备用枪”,10个人齐刷刷地持枪卧倒在沙地上,两肘支撑着地,右肩抵着枪托,左手握住扶手前端,右手食指扣着扳机,然后觇孔、准星、靶子,三点一线。样子很好看,但扳机不能扣动,因为枪都是木头的。虽然我有点沮丧,但兴奋还是压倒了不快,我挎上一支枪了。

初中毕业分配到复兴岛上海海洋渔业公司当船员。几年后,参加过一次海上打靶演习。出海前,我们在岸上花了两天时间,由东海舰队派出教练,训练船员用空包弹瞄准打靶。接着,东海舰队一艘快艇随同渔船出航。抵达东海后,快艇在海面放下一只用绳索捆着的空油桶,绳索的另一头紧系在渔船后甲板。那天微风拂面,渔船拖着相距100米的油桶载沉载浮,中速航行。这次可是真枪实弹打靶,轮到我时,我匍匐在木质后甲板,手持步枪,屏住呼吸。“当”的一声,我打中了!心里喜不自胜。我终于能“驶船挎枪走碧海”了。

现在,我的母校是豫园老城隍庙前的停车场,每天车轮穿梭,红尘滚滚。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或 Firefox ChromeOpera等浏览器。谢谢!
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