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2025年01月17日

上一期 下一期
第四版:副刊
2025年01月17日

寒冬里的面疙瘩

■陆 地

 

乡贤汪曾祺在《故乡的食物》里说,他想念家乡的雪时,很想喝一碗咸菜慈姑汤。而我却在每年落雪的时候,好想吃一碗热乎乎的面疙瘩。

面疙瘩是过去宝应乡下人家冬季餐桌上最常见的面食。它做法简单,将面粉倒入盆里,加水、和成厚厚的面糊。等锅里水烧开,用筷子把和好的面糊夹成一个个形状不一的小面团,下入热水锅里,盖上锅盖。铁锅土灶,风箱柴火,当听见面疙瘩在锅里发出“咕嘟咕嘟”的声音,从锅盖边冒出的扑鼻香味,让人还没吃就沉醉其中。难怪面疙瘩古人也喜爱,《三侠五义》第九十一回里就写道:李氏刷锅,舀上一瓢水,做了一碗热腾腾的疙瘩汤,端到小姐面前,小姐就喝了起来。清人袁枚《随园食单》有味面老鼠,也就是在鸡汤里下面疙瘩,再放上几个新鲜菜心,他就觉得“别有风味”了。

据说,朱元璋没当皇帝之前,穷困潦倒。一日在山中遭雨又饥饿,便寻户人家找食品充饥。主人也是低层的穷人,便拿出仅剩的一点面粉,加水搅拌面糊,在锅里又加青菜。朱元璋端着一碗面食,便问主人:“这叫什么名字?”主人说:“家里没东西了,我随便做的。”朱元璋说:“这是面粉做的疙瘩块,就叫面疙瘩吧。”从那以后,面疙瘩并流传开来,成为百姓餐桌上的一道家常吃食。

面疙瘩各地都有,叫法不一,有的地方叫“面老鼠”,有的叫“面片汤”,也有的叫“疙瘩汤”。人们为了把简简单单的面疙瘩做的更有味,更好吃,挖空心思,开发出五花八门的汤锅,有青菜汤、鱼汤、鸡汤、肥肠汤、咸肉汤、菠菜汤、胡萝卜汤等,不管什么汤下面疙瘩都好吃。

小时候我最喜欢吃番瓜面疙瘩,感觉它的味道比任何汤里下的面疙瘩好。外面下着雪,父亲从地窖里拿出一个橘黄色番瓜,切一小半,去掉表皮,切成小块,洗净,放入锅里加水把番瓜煮熟,然后把煮熟的番瓜盛到面盆里,用手揉成肉泥,再把面粉倒进面盆,和成厚厚的番瓜面糊。揭开锅盖,用小汤勺从面盆里一勺一勺挖出面糊往锅里下,挖完面糊后,用开水把面盆一洗,洗的面水倒进锅里,盖上锅盖。大火烧锅,很快铁锅就有响声了。这时,父亲又揭开锅盖,拿起锅铲子,在热气腾腾的锅里上下揽拌,防止疙瘩粘锅底,很快番瓜面疙瘩就熟了。盛一碗放在桌上,吃时放几个萝卜干,碗里红白黄仅颜色就让人馋涎欲滴。年少时,我喜欢端着碗,坐在庄上的小木桥上,看凛冽寒风一点点卷走碗里的热气。待面汤凝在番瓜面疙瘩上,我才伸嘴就碗咬住一只番瓜面疙瘩,胜却无数人间美味。

越说越馋,现在就去超市买只番瓜,顺便到粮油店买几斤面粉,晚上做一锅番瓜面疙瘩。我想,冬日虽然寒冷,但一家人围坐在一起,边吃着热乎乎、香喷喷的面疙瘩,边拉家常,心里肯定暖和。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或 Firefox ChromeOpera等浏览器。谢谢!
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